陈宪:以全链条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14

编者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强化全链条创新理念,是统筹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的重要途径。如何理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奔赴”?如何加快推进“四链”深度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如何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上海又如何当好“施工队长”,不负“四个第一”嘱托?

文汇报: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理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陈宪:在创新链上,科技创新在前端,产业创新在中后端。科技创新是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科学发现在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奥秘”的同时,创造可以共享的知识,并为技术发明准备多方面的条件。技术发明为更有效率地创造财富提供各种成果。产业创新是将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使这些成果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就像当年的制造商马修·博尔顿看到了瓦特蒸汽机的巨大潜力,进而将它推向了市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技创新成果都能够走向市场,产业创新同样是试错,其过程决定着科技创新成果能否规模化量产,能否不断升级迭代,能否更好地更广泛地满足市场需求。这就是为什么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原因所在、意义所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家创新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息息相关。技术发明的成果能否量产并投向市场,企业家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詹姆斯·瓦特是工程师,发明了蒸汽机,马修·博尔顿是企业家,使这个新产品应用于各领域。我们现在特别强调发展民营经济,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育企业家阶层和企业家精神。

文汇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题中之义,也是统筹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努力方向。加快构建“四链”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生态,应从哪些方面着力?

陈宪:这里的逻辑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四链”深度融合夯实基础;产业创新是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在这两个深度融合的空间结点,就有可能建设国际或区域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就像我们在编制《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时,用四个“具有”的标准选择了27个城市,它们是,具有创新策源功能、具有产业引领能力、具有经济规模优势和具有辐射溢出效应,这些城市都是国际或区域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实践表明,构建“四链”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生态,关键是拉长板、补短板,拉长板成为补短板的前提。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产业创新能力强于科技创新能力,因此,通过产业创新优势助推科技创新升级,就可能成为一条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

文汇报: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攥指成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五年来,持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在强化制度联动、资源共享、产业协同等方面已取得诸多成效,但也有许多深层次问题亟待破解。如何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陈宪:在长三角的一些城市,创新和产业生态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如人才和资金投入,短时间克服短板又缺少有利的条件或有力的举措。这就将影响资源共享和创新与产业协同。可能的解决办法,一是发现影响克服短板的制度障碍,通过对标相关成功经验,找到有效的政策措施;二是针对短板存在的原因,加大各种投入,为克服短板提供资源保证。在这个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区域协同创造全方位的更好条件。

文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上海如何加快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负“四个第一”嘱托,实现“从无到有”跨越,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探索“上海路径”?

陈宪: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充分体现在“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的“上海路径”中。我认为,对于上海来说,“发展新理念”,或者说“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相对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在现有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面,上海在全国还是具有领先地位的,当然还需要巩固优势,继续发挥优势。然而,上海要在全国保持科技创新优势,在全球走向科技创新中心的前列,更需要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更新创新理念,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上优于其他城市,才能实现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进而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持续发挥核心的引领作用。